創新是一種精神,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,只有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先機,贏得主動,才能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。在東華重工,就有這樣一個團隊,他們團結一心,艱苦奮斗,用最樸實的行動“說話”,用最無悔的奮斗“告白”,加快公司新舊動能轉換步伐,描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畫卷。他們就是東華重工公司技術研究中心。
顧生兵,煤機裝備制造分公司支架總裝車間車工高級技師,“顧生兵勞模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”負責人。參加工作25年來,他扎根一線、任勞任怨,從一名普通的工人不斷成長為高級技師,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,在機加工領域、團隊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突出業績。
在煤機裝備制造公司有這樣的一個人,她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,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,卻有著過硬的技術和業務能力,以及對崗位的執著熱愛。多年來,她以扎實的工作作風,甘于奉獻的人格魅力,在技術上精益求精、開拓進取;在工作中勇挑重擔、敢于創新。作為公司技術骨干,她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自己的絢麗風采,她的名字叫杜娜。
隨愛俠大學畢業以后就進入兗礦工作,從事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的工作,剛開始接觸這一塊,找不到頭腦,摸不到門路,只能向老工人請教,多學多問多實踐。檢驗工作表面上看似簡單枯燥,但實際并非如此,這是一項復雜、辛苦、細致的工作,一去車間就是八九個小時,無論是炎熱的夏天,還是大雪紛飛的冬天,在設備旁都能看到她的身影。因為她是從基層過來的,知道檢驗工作是多么的繁瑣、辛苦,看到同事們每天拿著厚厚的圖紙奔波在設備之間,她就在想,能不能設計一種統一、可視的檢驗數據庫,讓他們拿著一張圖表就能完成多種設備的檢驗工作。于是開始著手可視化數據庫的設計,設計數據庫時,出現最多的情況就是,一個數據推算到最后一步的時候,由于一個變量錯誤,之前所有的計算都要作廢,又要全部從頭開始計算。
已近不惑之年的相龍陽,是東方機電公司三化融合事業部主任。參加工作以來,主持了十幾種礦用防爆電氣設備的設計研究工作。其中組織開發研制的“礦用一般型高壓動態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裝置”獲得山東省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、“3.3kV/6kV礦用隔爆鏈式靜止無功發生器”項目獲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;“10kV礦用隔爆鏈式靜止無功發生器”項目剛剛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鑒定,技術水平被認定為國際先進。“準一體化變頻調速方波電機”項目獲得濟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稱號,創建電力電子技術開發團隊,提高了公司技術設計開發水平;2017-2019年所在的部門獲得“先進集體”稱號,多次被評為企業優秀員工。